2006年1月23日,星期一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一版: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买年货还需擦亮眼
本报记者 李稹 文 见习记者 陆国庆 摄

  欢欢喜喜买年货,开开心心过大年。眼下,置办年货成了人们的大事,年货展销会、食品市场和超市的年货区都成了老百姓的最爱去的地方。年货的质量关、卫生关把得牢不牢?老百姓能不能过上“放心年”?记者昨日走访了杭城各年货市场。
  因为是周末,浙江展览馆的年货展销会上人山人海,萧山商业城车流如织。五颜六色的糖果,各式各样的果蔬,琳琅满目的南北干货,年货市场产品的丰富超出了记者的想象。“娃哈哈”的饮料、“知味观”的八宝饭、“五芳斋”的粽子……不少商家都是扛着品牌大旗而来,让消费者凭添了几分信心。记者了解到,工商部门已对年货市场进行检测,不合格食品当场下柜并销毁,老百姓可以放心买年货。
  但记者暗访中还是发现了不少问题,一些“三无”食品隐藏在市场角落,而不少顾客的不卫生行为细节给年货市场蒙了一层灰。
  在秋涛路的一家食品市场里,记者发现好几家摊位上多数糖果标识不全,多种糖果糕点包装上连一个字都没有。浙江展览馆的展销会也不同程度存在这样的情况,一家卖罗汉果茶的摊位上,东西已经卖完了,但摊主却支吾着说不出生产厂家,只不断强调是“广西特产”。
   还有一个情况,记者在食品市场和展销会上都有看到:直接进口的食品如干货等,被露天放置,由着顾客抓来检去。这样既容易使食品受潮变质,也存在传染病菌的隐患。记者提醒买年货的市民,选产品时一定要看清生产厂家、日期等信息,并注意包装完整,买“放心年货”才能平安过年。